人民網北京3月14日電 (記者黃盛)記者從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了解到,日前,交易商協會組織民營企業、主承銷商、投資機構、增信機構等市場成員召開中國銀行間市場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就暢通股、債、貸多種融資渠道、助力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研討。
交易商協會副會長、副秘書長徐忠表示,將強化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和產品創新,持續發揮“第二支箭”撬動引領作用,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規模,認真做好“五篇大文章”,為民營經濟穩定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營造良好環境、提供有力支持。
多位民營企業和金融機構建議,進一步研究推出適應民營企業轉型升級需求的金融產品,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應流機電副總經理汪軍建議,進一步豐富科技創新債券產品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融資渠道,精準滴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潤澤科技財務總監董磊表示,金融機構對優質民營企業債券的承銷熱情高漲,建議鼓勵、支持、引導民企參與金融創新,支持更多民營企業注冊發行科創票據、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等創新品種。
牧原食品債券業務負責人潘志穎建議,深化資產證券化,制定農業資產估值標準,通過金融工具創新與制度完善,破解民企融資難題,助推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韻達控股融資負責人劉思彤建議,構建常態化溝通機制和多元化交流渠道,增進市場對民營企業的價值認同;通過分層分類開展路演推介、反向路演、業績說明會等創新形式,搭建投資者與優質民企深度對話平臺;引導中長期資金精準對接,提振民營企業債券市場信心;通過建立民企債券專項做市機制、創新信用保護工具組合應用等方式,重點培育中長期債券投資生態,助力企業優化財務結構。
中信銀行業務總監陸金根表示,不斷擴大民企債券投融資服務半徑,暢通“境內+境外”“股權+債權”多元化融資渠道,重點支持優質民企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綠色債券、資產支持證券等新型融資工具,用“有溫度”的金融服務護航民營經濟行穩致遠。
中郵理財高級業務專家唐倩華認為,銀行理財子公司資管規模大,具有大類資產配置能力,可以為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所需的多元融資需求提供支持,建議增信機構加大對民營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支持。
易方達基金副總經理張清華建議,加強民營企業的投融交流,繼續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對于信用風險需營造更加寬容、客觀、專業的輿論環境。
浙江擔保副總經理姜鵬程表示,將探索通過技術/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科技創新債券及央地合作等多種模式和路徑,加大對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的信用支持。
中債信用增進總裁丁加華表示,將繼續加大民營企業債務融資支持力度,通過擔保增信、憑證創設等多種方式,積極支持產業類民營企業發行科創債券、綠色債券等融資工具,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也有參會機構表示,將持續完善增信和風險分擔機制,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增信支持力度,強化承銷投資機構能力建設,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做實、做深、做精。